“卷簾、放風、澆灌這些耗費人工的地方,現在只需要打開開關就能控制了。”壽光市紀臺鎮東方東村菜農趙新昌說。
2016年,趙新昌建了一個新式大棚,種植辣椒。棚內裝上了自動卷簾機、自動放風機、智能噴灌等設備。在大棚內,趙新昌還安裝了山東農業大學研發的智能物聯網農業管理系統。這個系統可24小時實時監控受病蟲害作物,并由專家通過系統平臺進行遠程診治。
“有了這些高科技的東西,種菜真是省心了。現在遇到蟲害,我也不擔心了。”趙新昌說。
據了解,東方東村的新式大棚都安裝了這種智能物聯網農業管理系統。
“在大棚‘兩改’中,壽光把創新驅動、科技驅動作為根本支撐,不斷增強農業發展的內生動力。”壽光市委書記朱蘭璽說,目前壽光市蔬菜先進技術覆蓋面達到95%,科技進步對農業增長的貢獻率達到70%以上,接近發達國家水平。
“新式大棚與舊棚相比,具有采光好、提溫快、蟲害少的特點。”壽光市農業局局長張茂海說。
化龍鎮屯西農業科技園區內,葛汝防建設的150米長16米寬的大棚,在寒冷的冬天,絲瓜苗長勢一樣旺盛。“新大棚保溫好,絲瓜喜歡高溫。以前的老棚,絲瓜苗在冬天不見長。”葛汝防說。
記者在采訪中發現,自動卷簾機、自動打藥機、電動運菜車、夜間補光燈、自動放風機等設施,已成為壽光新式大棚的“標配”。“除蔬菜生長打頭、果實采摘等少數環節外,基本實現了蔬菜生產全程機械化,有效降低了農民的勞動強度。”化龍鎮前王村黨支部書記王炎國說。
洛城街道東斟灌村村主任李春祥說,原先一對青壯年夫婦僅能種植2個70米長的老式大棚,現在能管理3個100多米長的新式大棚。
紀臺鎮鎮長賈立生認為,新式大棚安裝了智能溫控和水肥一體化系統,通過實時采集大棚溫度、濕度、二氧化碳含量、土壤參數等信息,實現了“溫度高了自動放風、土壤干了自動澆水”等功能,還可以根據蔬菜生長需求和土壤地力科學精準施肥,節水、節肥達到50%左右,有效破解了傳統農業因“大水大肥”造成的化肥過量、水資源短缺的困局。
雙王城生態經濟園區南木橋村,因是鹽堿地,村民曾以種植棉花為主。現在經過摸索,該村的無土栽培西紅柿已成為暢銷品牌。南木橋村黨支部書記李本兵說:“之前種棉花,每畝產量500斤左右,每畝毛收入1700元,除去成本每畝最高獲利800元。建設西紅柿大棚后,畝產量能達到2萬多公斤,畝均純收入8萬元左右,是棉花收益的100倍。”
如今,無土栽培西紅柿已成為南木橋村一項成熟的技術,并在壽光北部鹽堿地推廣。“建設一個150米長的大棚,投入在25萬元左右,一年半即可回本。”李本兵說。
張茂海說,只有大力推廣先進技術和智能設備,才能解決好“怎么種地”的問題。
“通過科技創新驅動,供給效率全面進步,從而帶動了農業綜合效益的快速提升。”朱蘭璽說。